北京,2023年8月21日——在泰国主要水果产区之一的春武里一个种植园里,一名泰国工人爬上10米高的榴莲树,切下果实,扔给下面的人,后者用粗布袋接住。和他一样,数十名工人一直在全力以赴,忙着收割这种带刺果壳的水果,因为榴莲季节已经在夏天达到高峰。
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老话不仅适用于工人,也适用于每年有90%以上的出口量销往中国市场的数以千计的泰国榴莲种植户。交货时间越短,这种热带水果的新鲜度就越高,利润空间也越大。
目前,最快将春武里产榴莲运送到中国消费者家门口的方式,是先用卡车运到老挝首都万象,然后上传到中老铁路,开往中国西南云南省的省会昆明。这条铁路是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旗舰项目,2021年12月正式运营。
6月,首列中老泰冷链快线在新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开通。这种公路铁路联运方式只需88小时就可将约500吨春武里产榴莲运送到中国西南部重庆和成都,创下运输效率记录。
“榴莲快线”将传统运输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重庆鸿久果业首席运营官邓浩基向环球时报表示,这是“革命性的变化”。传统海运路线需要大约9至12天,且易受天气条件影响,可能导致长时间延误。
但业内人士认为,这条快线只是解锁更广泛货物流通的第一步,因为一个新的横跨亚洲的广阔跨亚铁路(TAR)网络正在逐步铺开,这条铁路线将穿过东南亚的农业和工业心脏地带,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过去10年取得了奇迹般的发展。
邓浩基和泰国果农对“中老铁路进一步延伸连接泰国和‘一带一路’线路沿线其他国家”的前景充满信心。
随着中泰高铁(另一条TAR网络的主干线)的建设,这一美好前景已可期,该铁路计划在中老铁路的基础上,连接泰国首都曼谷和中国云南省昆明。据报道,这条铁路线有望在3至5年内将货运成本降低30%至50%。
TAR网络是20世纪50年代东南亚国家共同梦想,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融资、政治因素和技术问题等种种限制。2013年,情况出现转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一个在东南亚和更广泛区域取得奇迹发展的全球合作平台,证明自己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不仅重振东南亚,而且TAR宏伟愿景也迈出了具体步伐,正在变成现实。
在东南亚,许多“一带一路”旗舰铁路项目要么已经运营,要么正在施工,要么正在积极规划中。因此,一个全面的运输网络正在形成,这对区域互联互通和促进这个世界最具活力地区的共同发展具有明显意义。
站在“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业内人士预见,随着“一带一路”进一步发力,东南亚最终将通过“一带一路”线路与南亚、中亚和欧洲大陆架起桥梁,在未来十年左右开启全球供应链一体化和经济增长的前所未有篇章。
“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取得的有形成果也对“一带一路”合作的实际效果具有示范作用,它是开放、包容、平等互利的,体现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即通过协商合作,发挥各方优势,促进更大协同效应。
广阔的运输网络
来自马来西亚文冬的20多岁大学毕业生穆罕默德·阿兹里尔·哈基姆·乌索普(Muhammad Azril Hakim Bin Usop)对TAR网络同样充满期待。文冬是马来西亚著名的马六甲王榴莲的主要产地。
他寄希望于马来西亚另一个“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东海岸铁路(ECRL),该铁路连接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和西海岸,包括首都吉隆坡和文冬。
5月,ECRL第一站哥打巴鲁火车站(靠近马来西亚与泰国边境)动工。马来西亚中国交通建设ECRL总经理孔琦向环球时报表示,ECRL最终将成为宏伟的TAR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
“现在,昆明到万象的铁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已经成功通车。未来,这条线路有望连接曼谷(通过中泰铁路),并继续向南延伸到马来西亚边境城镇哥打巴鲁。”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徐立平告诉环球时报。
在TAR网络设计中,规划了三条路线:中线,从昆明出发,经老挝和泰国延伸到新加坡;西线穿过缅甸和泰国;东线经越南、柬埔寨和泰国。这三条路线都在泰国连接,从那里铁路继续连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徐立平告诉环球时报,中老铁路的开通启动了TAR网络的中线,同时也“起到了”激发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地区更多基础设施计划的“表率作用”。
TAR被称为资源丰富的东南亚的“黄金走廊”,该地区刚摆脱新冠疫情阴霾,正在进行经济转型阶段。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观察人士指出,“一带一路”对东南亚经济至关重要,因为它适应该地区日益增加的国家间贸易和与中国的贸易,并加速从商品、资本、技术到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多方位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