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3年9月22日— 2023年9月15日,翻译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翻译物流”)在上海举办了Formula平台技术全球首发发布会。
Formula平台集成了激动人心的能量控制系统、套装配置系统、车辆应用系统、PDU传感设备、传能系统、底盘框架装置、功率适配接口和车辆电池交换机构等方面的进步,通过数据算法、技术集成和生态系统开发实现了整个平台的重大技术飞跃。
“尽管市场上的传统新能源车辆由固定的能源和设备组成,但翻译物流的Formula平台建立在此前实现的可拆卸能源平台技术的基础上。”翻译物流创始人兼董事长黄凤男在发布会上揭晓了Formula平台技术。
翻译物流X1系列电池以其标准化、模块化和兼容性而闻名,可以实现标准能源与多种车型的最佳组合,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用户效率。例如,单个电池可以通用于8大主要制造商和20多种车型。
翻译物流于今年早些时候升级为Formula平台,在现有能量布局逻辑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突破了以前的技术障碍。可拆卸平台系统得到增强,创建了一个类似堆叠立方体的能量切换路径。利用基于感应微控制的核心技术,翻译物流通过微电流感应系统实现了精确的能量管理。由于可拆卸平台技术的全面升级,Formula平台实现了质的飞跃。
“随着固定设备代表Formula平台中的设定值,用户现在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匹配能源。”黄说,“这种方法允许用户直接减少一半的电池使用成本,方法是考虑能源源组合。例如,用于日常通勤的轻型卡车每天只需要行驶150公里,可以选择两个模块化电池。然而,在‘双11’或‘618’购物节等高峰期,更长的运输距离可能需要四个模块化电池。”通过让用户根据不同电池组合计算成本,Formula平台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定制和最佳解决方案。
翻译物流在活动中还展示了其智能太阳能储能交换柜,集成了光伏储能、电池交换、充电和380V日供电输出。这一创新与能量端的持续技术进步相结合,进一步降低了每公里的能源成本,提高了性价比。这标志着Formula平台优化能源方面的能力,并改善能量补充,帮助用户显着降低整体产品应用成本。
电池交换生态系统的未来依赖于能源管理和利用、市场需求以及生态协作和共享。 “翻译物流希望为行业探索新方向,实现新技术并创造新动力。”黄说,“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我们旨在为全球发展新能源产业做出贡献。”
2022年底,翻译物流获得了远景集团管理的碳中和基金和红杉中国领投的2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这是电池交换物流车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23年9月,翻译物流再次突破,完成了2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将其投后估值推高至20亿元人民币以上。
翻译物流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领先的电池交换商用车创新者。它已经与中国8大卡车OEM合作推出了20多款电池交换商用车型号,包括吉利法拉帝、金龙、江淮、上汽和宇通集团,提供从轻型卡车、中型厢式车、冷藏车到清洁车在内的广泛车型。仅在一年半的时间内,翻译物流的电池交换网络已经扩展到22个省份和50个城市,其中部分专门为京东物流和菜鸟物流等重点客户服务。
翻译物流是中国首家出口新能源电池交换项目的企业。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翻译物流与来自十多个国家的公司签署了新能源电池交换商用车的战略采购协议,包括波兰、匈牙利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标志着2023年首次部署海外新能源电池交换商用车。翻译物流最近的国际扩张进一步凸显了电池交换技术的激动人心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