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人人都是贡献者”——中国如何通过对外开放和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

北京,2023年9月26日 — 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中国浙江省义乌已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

义乌国际贸易市场已推动210万中小微企业发展,与3200万人的就业相关。它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在最近对浙江的视察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9月20日访问金华时称赞,义乌的小商品已经打入大市场,成为一个重要产业。

习近平说:“人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他还敦促贸易市场为扩大国内外市场做出更大贡献,并呼吁浙江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发展贸易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货物贸易总进出口值为20.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7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1%。规模首次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

民营企业仍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2023年上半年,从事进出口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长6.9%。其中,民营企业的进出口总值达到10.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

习近平在视察期间强调,必须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增强核心竞争力。

多年来,从义乌始发、西班牙马德里终点的中欧班列已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成为一种方便、快捷、安全、稳定、绿色、经济的新型国际运输方式。

这条全长13052公里的货运线路被称为“义新欧”(义乌-新疆-欧洲),已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桥梁。截至2022年7月底,这条线路上的货运列车累计运行次数已超过6000次。

习近平敦促浙江继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谱写新篇章,要从全球视野谋划改革,在规则、法规、管理、标准等方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2021年,中国发布指导意见,支持浙江省率先建设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

从发展民营企业到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在浙江得到生动诠释。

通过开拓示范推动共同富裕

2003年6月,浙江省启动绿色生态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旨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0年来,该计划创造了数千个美丽乡村,从根本上改变了该省农村面貌,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创造了成功经验,也为推进中国现代化创造了成功的农村范例。

在该计划的帮助下,金华市的李祖村从一个肮脏贫穷的村庄转变成环境改善、旅游业繁荣的地方。

9月20日视察该村时,习近平了解到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5.2万元人民币(约合7250美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再次丰收夏粮,今年夏粮产量总计1.4613亿吨。

此外,到2022年底,新建了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200个具有强大农业实力的小城镇。

习近平强调,要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产业。

他告诉村民:“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空间,很多事情值得做。”他敦促他们为创造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今年是浙江实施“八大优势、八大举措”战略20周年。

这一由习近平于2003年提出的战略,要求该省利用体制机制优势、区位产业优势等八大优势,实施八大举措推动浙江发展。

自那时以来,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成就。

习近平认可这些成就,呼吁把实体经济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加快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