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和中国苏州,2023年10月9日— 因诺伐生物医药(香港交易所:01801,简称“因诺伐”)今天宣布,该公司开发的全人源抗VEGF和抗补体双特异性融合蛋白药物艾达玛福司(IBI302)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III期关键性临床试验(STAR)已成功入组首例患者。
STAR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积极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IBI302眼内注射剂量8mg用于nAM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支持IBI302的新药申请(CTR20232229,ClinicalTrials.gov标识号:NCT05972473)。该研究计划入组患者总数600例,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8mg IBI302组和2mg阿flibercept组:所有患者在整个研究期间每4周(Q4W)进行一次访视;被随机分配至IBI302组的患者将在前8周内每4周接受8mg IBI302眼内注射,之后根据个体化治疗间隔(PTI)给药方案进行8mg IBI302眼内注射;被随机分配至阿flibercept活性对照组的患者将在前8周内每4周接受2mg阿flibercept眼内注射,之后每8周进行2mg阿flibercept眼内注射。主要研究终点是基于第44、48和52周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字母评分的平均变化。所有患者将持续接受眼内注射直至第96周,最后一次访视在第100周。
IBI302作为全球首个抗VEGF和抗补体双靶点药物,可同时抑制VEGF介导的信号通路,并减弱补体激活介导的炎症反应。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IBI302用于nAMD患者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并展现出延长给药间隔的优势:在疗效方面,观察到BCVA、视网膜厚度及渗漏和新生血管总面积的改善,并具有潜在的黄斑萎缩和纤维化改善优势;总体安全性良好,与现有抗VEGF药物相似。
上海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眼科中心主任、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孙晓东教授表示:“目前,抗VEGF药物是nAMD的一线治疗。但是,这种治疗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频繁注射、长期疗效衰减以及部分患者疗效欠佳,给大多数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经济负担。因此,nAMD治疗仍存在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作为全球首个抗VEGF和抗补体双靶点药物,IBI302在已完成的I/I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信号,包括视力和视网膜水肿的改善,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IBI302在抑制纤维化和黄斑变性方面也显示出初步的积极信号。这令我们的研究人员充满信心。我们期待即将启动的III期STAR试验,并希望IBI302不仅能够克服目前治疗的局限性,延长给药间隔,减轻患者注射负担,而且能够体现其在长期抗纤维化和黄斑萎缩改善方面的潜在优势,最终为患者带来更友好的给药方案和更持久的视力益处。”
因诺伐生物医药临床开发副总裁钱磊博士表示:“作为全球首个抗VEGF和抗补体双特异性分子,IBI302是因诺伐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用于治疗眼底疾病,拥有全球知识产权。I/II期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显示IBI30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特征,这令我们充满信心将其推进到下一阶段的开发。在STAR研究中,我们不仅关注视力和视网膜厚度的改善,还将探索8mg IBI302在延长给药间隔方面的疗效。我们期待IBI302在III期STAR试验中获得成功,尽快为患者带来更有效、更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
关于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眼病,影响视网膜黄斑部位,导致中央视力损害,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作为AMD的一种主要类型,nAMD占所有AMD患者的15%至20%,是65岁以上AMD患者中央视力损失的主要原因。AMD现已跃升为中国第三大致盲原因,发病率逐年上升。
nAM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VEGF表达增加引起的血管新生是nAMD的主要原因。此外,补体异常激活介导的炎症反应也被认为是AMD的重要病因之一。尽管眼用抗VEGF药物为nAMD患者带来显著的视力益处,改变了nAMD的疾病进程,但目前频繁的给药(每4或8周1次)给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此外,随着长期治疗,抗VEGF治疗的视力益处随时间流逝而丧失。在超过7年随访的患者中,约2/3的患者丧失了抗VEGF治疗带来的视力益处。黄斑萎缩或视网膜纤维化是长期抗VEGF治疗后视力益处丧失的主要原因。目前nAMD药物开发主要聚焦于延长给药间隔,鲜有药物针对黄斑萎缩或视网膜纤维化进行开发。
关于艾达玛福司(IBI302)
IBI302是因诺伐自主研发的全人源双特异性融合蛋白药物,拥有全球知识产权。N端为VEGF域,可与VEGF家族结合,阻断VEGF介导的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改善血管通透性,减少渗漏;C端为补体结合域,可通过特异性结合C3b和C4b,抑制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的补体激活,减轻补体介导的炎症反应。IBI302可能通过抑制VEGF介导的血管生成和补体激活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关于因诺伐生物医药
因诺伐生物医药(香港交易所:01801,简称“因诺伐”)秉持“源于信任,行于诚信”的使命,致力于研发、生产和商业化高质量生物药品,以普惠患者。 因诺伐成立于2011年,已成功将10款产品推向市场,包括泰维奇®(Sintilimab Injection)、百美达®(Bevacizumab Injection)、速林霉®(Adalimumab Injection)、哈博奇®(Rituximab Injection)、佩美曲®(Pemigatinib Oral Inhibitor)、奥维林®(Olverembatinib)、来美曲®(Ramucirumab Injection)、瑞思迈®(Selpercatinib Capsules)、福卡素®(Equecabtagene Autoleucel Injection)和信必罗®(Tafolecimab Injection)。此外,公司有7款产品处于III期或关键性临床阶段,另有17款分子处于早期临床阶段。
因诺伐已与礼来、罗氏、赛诺菲、Adimab、英派生物、德州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国际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推动生物制药行业发展,提高药品可及性,造福患者。
注:
泰维奇®、百美达®、速林霉®、哈博奇®、奥维林®、福卡素®和信必罗®在美国尚未获批准上市。
泰维奇®(Sintilimab Injection, Innovent)在中国获批适应症:霍奇金淋巴瘤、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复发/难治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肝癌、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晚期胃癌、晚期室管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