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界领袖在CIIE期间关注扩大中国市场

北京,2023年11月7日 — 许多跨国公司的高管都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并承诺将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业务,他们正在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寻找机会。

在全球面临深刻的经济挑战和风险时,中国广阔的市场和持续开放提供了世界各国企业巨大机会,来自各个国家和不同领域如芯片和医疗保健的几位全球企业家周一告诉环球时报。

与此同时,中国官员表示,CIIE是中国开放政策的生动例证,也是中国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举措,并指出中国将继续进一步开放市场。

今年的CIIE吸引了超过280家《财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导者,这是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的最高记录。突出全球企业对博览会的重视,许多跨国公司的CEO也亲自参加了该活动。

开幕式后的周日,CIIE还为全球企业领导人组织了参观博览会,来自18个国家近100家跨国公司的160多名高管参加。许多高管都高度评价CIIE在促进合作以及更广泛中国市场中的作用。

“全球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恢复增长的动力。中国一直坚持开放门户的基本国策,致力于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法国全球发酵巨头莱萨弗的CEO布里斯-奥德兰·里切告诉环球时报。

里切表示,中国继续努力与世界合作,让其市场成为全球机遇,CIIE作为国际分享机遇的平台。“作为跨国企业,莱萨弗在中国的机会中受益匪浅,对中国投资信心更高。”

许多跨国公司已经成为CIIE的“死忠粉丝”,参加过博览会的所有版本,他们表示CIIE不仅是一个签订业务协议的平台,也可以第一手了解新市场趋势和创新。

L’Oréal北亚区总裁梅加巴内指出,L’Oréal就是这样的CIIE死忠粉丝之一。“我们从第一天开始参与,并不断增加我们在这里的存在感。”梅加巴内周一告诉环球时报。

许多全球企业,尤其是芯片行业正面临美国加强对华技术封锁,也积极参与CIIE留在中国市场。

“CIIE年度活动继续展示中国长期致力于培育开放合作的市场环境,CIIE所体现的开放精神与ASML追求开放合作的理念是一致的,”ASML中国总裁沈波告诉环球时报。

持续开放

跨国公司在CIIE的热情凸显了中国市场之于全球企业日益增长的吸引力,这归功于其稳定的经济复苏,持续开放以及改善外资企业营商环境,尽管全球出现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

“我们看到中国在COVID后很积极地恢复,在健康和福祉领域建立了紧密联系,”新西兰乳制品生产商Fonterra CEO迈尔斯·赫雷尔告诉环球时报。“这是我今年来中国的第四次访问,我在每一次都看到创新很突出…这里的产品范围和客户数量真正体现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作用。”

尽管中国经济面临严重下行压力,但也在稳步复苏。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9%,超过一些预测。尽管面临挑战和风险,预计中国经济将实现约5%的年增长目标,这将使其成为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保持稳定增长。尽管近年来全球形势复杂,但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可以说,中国是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国家,也是跨国公司渴望深入参与的市场,”里切表示。

许多外资企业的调查也表明,87%的受访外资企业表示将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归因于经济复苏。

除经济复苏外,中国开放和其他努力也提升了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美国医疗设备企业Varian大中华区总裁张晓指出,中国重视推进高标准开放,继续使经济全球化更开放、包容、平衡和惠及各方。“我们完全同意并积极支持这一点,这也加强了Varian在中国持续投资和发展的信心。”张晓在上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周一例行记者会表示,中国将继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提供更多市场机会,规则更好融合,创新动力更强,共享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