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23年10月9日—华北港口城市天津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为载体发展。它是大运河沿线唯一连接海运的北方枢纽,连接着内陆文明和海洋文明。
华北天津西青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大运河遗产
大运河在天津西青区延伸26.4公里,滋养了几代本地人。据西青区宣传部门透露,当地政府已经制定了一个具体计划,进一步在2021年至2035年期间保护和开发大运河的旅游资源。
该计划涵盖了大运河历史最悠久、文学艺术最迷人、古天津元素最丰富、传承潜力最大的段落。总用地面积达到63.5平方公里。
项目的总体设计以自然河道景观、城市布局及其融合为基础。将形成以一条轴线、四个段落、十个景区和多个枢纽为特征的空间结构。
短期内,西青区力争到2025年形成以运河为主体、两岸向外拓展的文化保护传承区和生态区。重点项目包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杨柳青旅游小镇、青少年宫、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和融合产业发展、教育科研的传媒学院。
长期来看,该规划旨在实现西青段大运河文化带的全面保护、积极传承和科学利用。
到2035年,将全面系统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和积极传承大运河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社会经济效益高度统一。
目标包括加强对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和七个市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同时,总体林业覆盖率有望达到26%,并实施传统手工艺传承、故事宣传等文化项目。
据该规划,还将推动文化、教育和旅游的综合发展,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培育十个独特的运河湾区。
图片附件链接:
链接:https://iop.asianetnews.net/view-attachment?attach-id=442587
说明: 华北天津西青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大运河遗产